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,手机作为移动支付的载体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,往往也容易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,最终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。近期,开平市院办理了一起利用维修手机之便盗取客户钱财的案件。
2022年至2023年期间,邓某在其经营的手机店内,借帮客户修手机之机,在客户手机内获取银行卡号、身份证等资料信息,并绑定在事先注册好的微信账号上,后通过话费、余额充值及多层转账的方式,盗取客户银行卡内资金6万余元至其个人微信账号上。案发后,邓某已赔偿所有客户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。
公安机关将邓某抓获并以涉嫌盗窃罪向开平市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。开平市检察院经审查后认为,邓某实施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行为,构成盗窃罪,依法向开平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。开平市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处邓某有期徒刑三年,缓刑四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元。


1.保护个人信息:手机尽量不要留存有身份证、银行卡等重要信息资料,手机发生故障送修,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,把手机卡拔掉并将相关移动支付账号及银行APP账户退出登录。
2.选择正规商家:手机送修时,优先选择品牌官方维修点或信誉良好的第三方商家,尽量在视线范围内全程监督维修过程。
3.及时检查账户:修完手机后,立即检查支付账户、银行卡余额,发现异常及时报警。
文字:李炳能
编辑:谭煜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