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检察文化氛围没有充分体现
检察事业的兴旺发达,离不开检察文化的支撑,建设高素质、专业化的检察队伍,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培育。我院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,为干警工作、生活搭建了很多文化平台,如建立检察文化活动中心(工会活动场所)、组建合唱团、男子篮球队、女子舞蹈队、调研小组等,为干警提供了更多的文化选择,不断提高干警的全面素质和高雅生活情趣。但在广播电视台聚餐时,笔者发现广播电视台没有聘请服务员,而是由自己的工作人员主要是年轻的同志端茶递水、端菜倒酒,同时他们能做到忙而不乱,整个流程看起来很顺畅,连我这个全省检察文化先进单位(省检察院2007年4月授予我院的荣誉称号)实践者和建设者,都感到震撼、自愧不如。
二、检察个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
有时候,一个干警的形象会影响到整个检察形象,特别是各科室负责人,团结协作、协调沟通等方面能体现出科室的凝聚力、组织力、执行力甚至是战斗力、创造力。在与外单位联欢的时候,干警特别是科室负责人要不失时机、主动地宣传自己的工作职责,干警与干警之间、科室与科室之间不能相互拆台搞内耗,这对树立检察形象没好处。记得上次在谈由南非世界杯德国足球队战胜阿根廷足球队所想到的《团结的队伍坚不可摧》一文中阐述了应该确立“五个意识”来培养团队精神,其中就谈到了整体意识。如果先“安内”,就会分散、抵消甚至互相削弱力量,我们就没法体现检察团队的战斗力。还有我们是宪法确定的法律监督者,是全国先进检察院的干警,有时候体现团队的方式是要讲究方式方法,比如在向外单位领导敬酒的时候,可以采用单兵作战的方式进行,同时要注意组织规模,形成梯队,充分发挥检察个体的作用。我们去敬酒的时候,要讲大气、讲志气、讲正气,不要一窝蜂,这会让对方领导很为难的,认为我们缺乏组织性。同时,如果外单位有人向我院领导敬酒的话,而我们没有人前去他们领导那里敬酒,会显得我们不够尊重对方,这时就是发挥个体作用的最好时机,但有时候我却不会抓住,没有发挥自己的作用。
三、检察骨干作用没有充分发挥
刚才谈了科室负责人所起的作用,让我想起两次聚餐时,广播电视台杜海英副台长的坐席问题,杜海英同志虽然是政协副主席,属于四套班子成员,是市领导,但她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岗位职责,在广播电视台她是副台长,要尊重戚汝棠台长,因为戚台才是“班长”。也就是说,在我院与广播电视台联欢时,她没有表露出政协副主席的姿态,能正确区分自己的角色。还有广播电视台好多同志都认识我们的干警,他们能做到主动打招呼,尽主人之谊;广播电视台周建宁副台长等同志善于主动走进我们,作为全国先进检察院一员的我没有气魄、勇气和毅力发挥自己的示范带头和组织委员作用。同时,梁检参加广播电视台联欢时,在维护检察形象方面表示得非常出色,平时很少喝酒并有酒精过敏的她硬是喝下了一满杯,令人起敬,值得我去深思。
四、检察团队力量没有充分发挥
这两次联欢,均准备得非常充分,组织也很得力,但美中不足的是每次聚餐时都多准备了一围枱,百思不得其解,不知道症结在哪里。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,将与外单位联欢的事情看作是八小时以内的一项工作,能做到积极参加。如果确实因为工作、生活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参加,能做到主动向组织方请假,要是能做到向山西省检察院因公外出都请假那样就最好了。一个单位、一个科室出去如果没有“人气”,心都没那么定,战斗力自然就不会那么高。但广播电视台非常有“人气”,特别是戚汝棠台长振臂一呼,万人响应,将欢快的氛围一直延续的场景,历历在目,难以忘记,比看进口大片都震撼我心。还有他们的周台长、谭组长都很能组织、很能营造气氛,并且身先士卒,起到引领作用,让我感觉到想做一个武儒兼备的智慧型法警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,同时也给了自己一个前进的方向和目标。
近来各项工作和活动很多,笔者将自己一些肤浅的见解写出来,供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轻松一下,以饱满的精力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。就此搁笔,一笑而过。